宿迁长安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字体大小:
宿迁互联网法庭,让公平正义搭乘“数字快车”
发布时间: 2025-08-13   访问量:0   保护视力色:

无需多大的审判场所,法官打开电脑就能开庭;

开庭当事人相隔千里却“云端相见”,诉讼材料、法律文书“一键”即可送达;

不用设立旁听席,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在线围观……

今年5月,宿迁互联网法庭揭牌成立,这是全国第四家、苏北地区首家互联网法庭。自此,我市开启“司法+科技+治理”三位一体运行的新篇章。

“宿迁互联网法庭今天依法公开开庭审理李某与某公司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现在开庭!”在庭审现场,宿迁互联网法庭法官张婷婷端坐在审判席,面对着正前方的高清电子屏,引导“云端”的当事人举证质证、辩论、陈述。

据悉,宿豫区人民法院根据互联网纠纷的审判特点,选拔和培养熟悉互联网技术和法律知识的法官、书记员等工作人员,参加宿迁互联网法庭工作,以“法律+技术+管理”复合能力为核心,构建“法官主导、技术支撑、多方协同”的立体化人才格局。

宿迁互联网法庭的司法职能覆盖立案、保全、调解、司法确认、审理裁判等全流程,其核心在于:依法裁判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审理宿豫区内与互联网有关的民商事案件,通过裁判确立数字经济新规则,推动行业治理;服务大局职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互联网司法服务,拓展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新形态;参与治理职能,密切联系互联网企业,快速响应企业司法需求,帮助企业提升纠纷防患与化解能力,促进互联网矛盾纠纷源头治理。

在宿迁互联网法庭,像这样全流程在线诉讼已成常态,当事人只需一台手机或者电脑,足不出户便可参与庭审。“庭审时,电子证据通过诉讼平台在线展示,双方围绕争议焦点进行调查和辩论。这种运行模式不仅实现了法官和庭审参与者之间的同步交流,还降低了诉讼成本。”宿迁互联网法庭负责人徐敏俐介绍。

集聚2.98万家电商企业,超13.2万家活跃网店,超400家跨境电商业务企业……据统计,宿迁全市电商交易额、网络零售额、快递业务量、快递业务收入4项指标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电商行业发展迅猛,电商纠纷也随之涌现。全市各级法院年均受理互联网相关纠纷超千件。

互联网企业对司法服务保障的需求丰富又迫切,人民群众对于高效、便捷的互联网纠纷化解渠道也有着新期待。为此,我市推动打造数字经济司法保护高地,宿迁互联网法庭的成立,以数字化手段优化了司法资源配置,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春生夏长,一路生花。宿迁互联网法庭自“诞生”起就肩负着推进互联网与司法服务深度融合的使命,在强大科技的赋能下,宿迁互联网法庭充分发挥智慧审判功效,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充分释放司法“数字红利”,为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高效、精准、可靠……庭审参与者张先生谈及对宿迁互联网法庭印象时,说出了这些关键词。“我患有痛风,前不久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了号称可以治疗痛风的特效药的信息,便添加销售方微信好友,支付了5600元购药,后来,我收到了两瓶药,服药期间,我饮酒后痛风发作,到医院就诊才知道,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痛风。”张先生说,事后,他以药品销售方构成欺诈为由,将对方告上法庭,主张被告退货退款并按照价款三倍予以赔偿。

宿迁互联网法庭审理认为,案涉“药品”未标明已取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应为劣药,被告以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和销售许可证的劣药向原告进行出售已构成欺诈行为,最终判决支持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在宿迁这片充满经济活力的创业热土上,法治化营商环境是高频词。宿豫区人民法院通过宿迁互联网法庭的专业化审判,不断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增强企业对司法的获得感。

以廖某诉某公司服务合同纠纷案为例,廖某以商家身份与代表某网购平台的某公司签订服务协议并入驻经营。廖某在经营过程中,接收客户订单后将客户购买信息向其他公司披露并支付对应货款,再由其他公司直接发货至客户处,且物流信息显示来自第三方网购平台。之后,廖某被某公司以恶意倒卖为由给予三次违规处理,第三次的处理结果为扣除违约金1万元等。廖某对处理结果不服,向法院起诉请求某公司退还其违约金。

“本案中,廖某与某公司签订的服务协议对恶意倒卖及相应违约后果进行了明确约定。廖某接收客户订单后,在未取得客户授权的情况下,将客户购买信息向第三方披露并支付相应货款,其属于‘一件代发’行为,符合平台对恶意倒卖的定性,对廖某处罚并无不当。故对廖某要求撤销违约金1万元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宿迁互联网法庭法官张婷婷表示,本案有利于促进电商平台及入驻店铺双方诚信履约,保障电商平台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正当权利,促进电商行业依法、有序、健康发展。

截至目前,宿迁互联网法庭平均审理天数为25.08天,无上诉案件,这体现出宿豫区人民法院在提升审判质效上的努力。为进一步加强互联网金融纠纷实质化解力度,宿迁互联网法庭还创新推行“漏斗式”分层过滤预防化解与调解模式,通过源头防控、自行化解、委托调解、委派调解等,引导纠纷分层处置,显著提升解纷效率。

翻开宿豫区人民法院制定的《互联网金融纠纷化解实施细则(试行)》《宿迁互联网法庭三年发展规划(20252027)》等文件,行之有效的规则跃然眼前,已然成为人民群众触手可及的“规范操作手册”。

现实空间所需的尊重、开放、安全、和平、有序,在网络空间也如阳光和雨水一样重要。从指尖立案到云端开庭,宿迁互联网法庭的每一步探索,让技术与法治的深度融合,为数字时代的司法公正铺就更坚实的道路,让公平正义以更高效、更普惠的方式,抵达人民群众数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宿迁市政法委       苏ICP备0801054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0202080018号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