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经开区法院立案庭自2023年9月成建制入驻区综治中心以来,通过诉讼服务中心与综治中心深度融合,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运用“两次分流、两次调解”等创新机制,让纠纷化解跑出“加速度”。一起来看看近期高效处理的三个案例吧。
案例一:漏水烦心?24小时上门解忧!

王先生因楼上住户漏水问题起诉至法院,立案庭干警主动引导其通过综治中心开展前端先行调解。在征得双方同意后,该纠纷分流至中心调解员蔡佰通处。
分流次日,调解员便联合网格员上门实地勘验。经过现场勘验,并做双方工作,最终促成楼上住户当场承诺维修赔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全程不到24小时双方便握手言和!王先生表示:“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
案例二:事故赔偿僵局?调解后支付!

张女士因非机动车事故赔偿谈不拢诉至法院。立案后,案件依据“两次分流”机制被委派给驻中心人民调解员袁顺利进行调解。
了解到这是一起三轮车与电动车相撞所引起的纠纷,袁顺利接到案件后,先通过线上方式分别与双方沟通。在了解到双方均有调解意愿且诉求差距不大后,随即组织双方来到现场进行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责任方当场凑齐现金并支付完毕!
张女士感慨:“本以为要耗几个月,结果立案没多久就拿到了钱!”
案例三:立案遇难题?耐心指引!

“虽然你们一家人常住宿迁,但你母亲的户籍地在湖北,仅凭现有材料尚无法证明我院对该案具有管辖权。”发现诉讼材料尚不满足立案条件,立案庭干警耐心解释并给出指引:“你可以去到社区出具一份居住情况证明。”
在干警细致指导下,陈先生顺利补齐材料后,法院当天便予以立案。高效暖心的服务让陈先生深受感动,事后他专程向法院送来了锦旗致谢。
高效解纷的背后,是优质诉讼服务提供的坚实保障。一是渠道畅通:提供现场、网上、邮寄、跨域等多种立案方式,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畅通入口。二是智慧赋能:广泛应用线上调解平台,上线“司法云服务”小程序,提供便捷指引。三是监督有力:窗口公布不立案监督电话,满意度评价系统实时反馈,保障诉权。四是暖心服务:诉讼大厅配备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和指导专员,优化细节提升体验。

宿迁经开区法院将持续深化“法院+综治中心”联动,整合调解员、网格员、法官等力量,不断优化诉讼服务体验,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群众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暖心的纠纷解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