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长安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字体大小:
从“法庭见”到“综治中心见”
发布时间: 2025-07-31   访问量:0   保护视力色:

“没想到法院为了方便我们诉讼会来到‘家门口’开庭,在社区里就把事儿说清了!”走出宿豫区豫新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孙某感叹道。近日,宿豫法院立案庭将巡回法庭“搬”进宿豫区豫新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为某小区商品房逾期交房引发的群体性诉讼开辟了“家门口的维权通道”。

一场“家门口的庭审”解民忧

业主代表孙某在庭审中提起的困境,道出了不少业主的心声。据了解,该小区涉及逾期交房的业主有数十户,不少人是刚需购房,有的等着婚房结婚,有的为了孩子上学,逾期交房不仅打乱了原定的生活计划,更带来了额外的经济压力。为了方便当事人群体参加诉讼,承办法官决定将庭审“下沉”到社区。开庭当天,便民法庭里座无虚席,业主们带着购房合同、付款凭证等材料就能参与庭审。庭审中,承办法官围绕“逾期交房的具体原因”“违约责任的认定”“逾期天数以及违约金如何计算”等核心问题,耐心听取业主代表及诉讼代理人的陈述,仔细核对开发商提交的答辩材料,逐一梳理证据,明晰案情。经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举证质证等阶段,合议庭决定该系列案件将择期宣判。

一次“面对面的普法”筑防线

“法官,要是开发商一直不交房,我们可以解除购房合同吗?”“违约金太少,不够弥补我们的损失,能要求增加吗?”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留在现场开设“临时法律咨询台”,针对业主们提出的问题逐一解答。通俗易懂的解读,精准回应了业主们最关心的实际需求,让大家从“一头雾水”到“心里有数”,对后续维权路径有了清晰规划。

一次“看得见的公正”暖民心

这场巡回审判,不仅高效推进了案件审理,更通过“面对面”沟通拉近了司法与群众的距离。对于人数众多的群体纠纷而言,统一的庭审标准、透明的审理过程,能避免业主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猜忌,“大家都在一个法庭上听,法官怎么问的、开发商怎么答的,我们都清清楚楚,谁也不会觉得不公平!”对于开发商而言,直面业主的诉求和情绪,也能让其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当业主们展示每月房贷还款记录、讲述生活的窘迫时,开发商代表的态度逐渐从“辩解”转向“正视”。庭审现场不仅有涉案业主,还吸引了不少周边社区的居民前来旁听。

“法官说先验房再签字,保留付款凭证,都是实在招,以后买房心里有谱了!”“这种把法庭‘搬’进社区的形式真好,既解决了纠纷,又给大家上了堂生动的普法课。”群众纷纷表示,以前觉得“打官司”离自己很远,现在意识到了法律就在我们身边,遇到纠纷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法官走出法院、走进社区,把法庭设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不仅高效推进了案件审理,更让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司法过程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宿迁市政法委       苏ICP备0801054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0202080018号

党政机关